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


对于未签劳动合同情况支付赔偿的法律规定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
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但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开始即已确立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作为约束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也可防范劳动争议发生的风险,是维护双方利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定形式在法定时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不仅不会规避法律的规定,而且还会产生赔偿。
对于未签劳动合同情况支付赔偿的法律规定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
1、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就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4、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走人,将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这种流动对企业制度管理不利,对企业文化更是致命;
5、未签劳动合同不能对涉及商业秘密或竟业限制的劳动者进行有效约束。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